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余市率先突破公共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瓶颈。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与技术融合,成功实现智慧停车数据资源向生产要素的转化,为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
一、确权认证取得历史性突破
经国家权威数据交易机构审核认证,"全域智慧停车动态分析系统"于今年2月正式获得数据资产权属证书。该系统汇聚全市5500余个智能车位的实时数据,涵盖车位周转效率、出行高峰特征等18个维度信息,成为省内首个完成合规确权的交通治理类数据资产包。认证过程中,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区块链存证与隐私计算技术,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价值挖掘,为同类数据产品确权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二、管理机制创新筑牢制度根基
市数据管理机构近期完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规程》意见征集,明确建立"三级审核、双重监管"的管理框架。新设立的专项登记部门将统筹全市数据资产登记工作,同步构建数据质量评估体系与交易风险防控机制。制度创新有效解决了数据权属界定模糊、流通标准缺失等关键问题,为要素市场化奠定制度基础。
三、双平台对接激活流通渠道
创新采用"地方+国家"双平台对接模式,3月初率先实现省级登记平台与国家数据交易系统的互联互通。这种跨层级协同机制不仅突破地域限制,更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交易流程自动化,使数据产品流通效率提升70%以上。目前该模式已在金融服务、城市治理领域形成示范效应。
四、多元应用释放要素价值
经深度加工的交通数据资产已显现出多重应用价值:为交管部门提供实时停车热力图辅助决策,使重点区域车位周转率提升300%;通过分析外地车辆驻留特征,助力文旅部门精准投放旅游资源,相关景区客流量同比上升25%;与金融机构共建信用评估模型,小微企业融资审批效率提高40%。据测算,每单位数据资产可带动相关产业产生6.8倍经济效益。
五、生态构建推动持续发展
改革专班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重点培育数据要素流通生态。计划成立专项产业基金支持数据产品开发,建设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完善定价体系,并探索建立"数据经纪人"制度促进供需对接。同时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攻关数据跨境流通、价值分配等前沿课题。
此次改革突破标志着新余市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进入新阶段。随着更多领域数据资产的持续释放,预计到2025年末将形成超百亿元规模的数据要素市场,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