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德州市财鑫集团以创新技术驱动城市管理升级,其打造的智慧停车新模式成为全国涉案车辆管理领域的标杆。通过“一核多点”布局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不仅解决了传统停车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更以科技赋能公共安全,为城市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德州经验”。
▌创新模式:从“人找车”到“车等人”的跨越
财鑫集团构建的智慧停车体系以“1+N”架构为核心,依托一个智能管理中枢平台,联动大学路、铁西、天衢新区等多个智慧停车场,覆盖德城区90%以上涉案车辆停放需求。其中,位于大学东路的鑫城智慧停车场作为示范项目,占地超1万平方米,规划300余个标准车位,配备16路高清摄像头及光伏充电车棚,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与绿色能源供应。
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与AI算法,车辆入场时自动生成“数字档案”,精准分配停放区域。车主取车时,系统3秒内定位车辆位置,提车流程从传统模式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内完成,效率提升超60%。同时,停车场与交警部门“一车多端”监管平台无缝对接,民警可通过移动端实时调取车辆信息,杜绝违规放行风险。
▌技术赋能:构建全链条安防体系
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亮点包括:
智能感知层:采用车牌识别率99.8%的高清摄像头,结合RFID射频技术,实现车辆身份双重核验;
数据中台层:整合交警、救援、停车场等多源数据,通过AI分析预测车位使用峰值,动态优化资源配置;
应急响应层:独创“2030”救援机制,依托城区4个救援站点,实现20分钟到场、30分钟完成救援的快速响应能力。
以新能源车管理为例,系统可自动识别绿牌车辆并分配充电车位,彻底解决油车占位难题。某车主李女士表示:“以前取事故车要跑多个部门盖章,现在扫码验证身份后直接提车,连充电桩空闲状态都能实时查看,太省心了!”
▌社会效益:公共资源高效盘活
运营一年多来,该模式成效显著:
资源利用率提升:僵尸车占比从35%降至4%,日均车位周转率从0.8次增至5.2次;
管理成本降低:人工登记环节减少80%,年节省人力成本超50万元;
服务体验优化:用户满意度达98%,投诉率同比下降72%。
德州市交警支队负责人指出:“智慧停车系统不仅规范了涉案车辆管理,更通过数据共享助力交通违法追溯,2024年协助破获案件23起,追回涉案资产超千万元。”
▌未来规划:打造城市治理“智慧微场景”
财鑫集团计划将这一模式扩展至全市公共停车领域,2025年拟新建7个智慧停车场,改造路内泊位5000个,并试点“错峰共享”功能,允许周边居民夜间使用闲置涉案车位。集团董事长赵作勇表示:“我们将以停车场景为切口,探索城市资产数字化运营,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民。”
从“被动存储”到“主动服务”,德州智慧停车模式展现了国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担当。随着“2030救援机制”“绿牌优先调度”等创新功能的持续落地,这一标杆案例或将为全国城市静态交通治理提供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