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市民向上海大调研·新闻记者反映,在上海虹桥枢纽P10停车场遇到了重复扣费问题。当她使用支付宝支付了10元停车费后,出停车场后又发现微信支付账户被扣除了相同金额的费用。这引发了她对停车场是否存在类似漏洞并导致其他司机被重复收费的质疑。
在媒体介入后,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运营方退还了该市民多支付的停车费用。运营方解释称,由于信号传输延迟,偶尔会发生重复扣款情况,而停车系统正在积极调试与完善以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随后与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运营方负责人进行了对话。负责人表示,重复扣款的概率较低,每天有数万车辆使用停车场,目前只发现了几十起重复扣款情况。如果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向运营方投诉,经核实后,如果确实存在重复扣款情况,运营方将返还多支付的停车费用。
然而,运营方目前无法主动发现重复扣款情况,也无法自行查找重复扣款的客户。他们指出,由于支付渠道的不同,无法确定客户使用了哪种支付方式,因此需要客户提供支付信息进行核实。目前,运营方只能查询自身数据,无法跨平台自查。
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虹桥枢纽停车场设备方正在积极调试并完善系统。然而,要从源头上解决重复扣款问题仍面临挑战。此次事件揭示了停车场管理的疏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还会有多少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重复扣费?运营方需要建立完整的自查与修正机制来确保消费者权益不被侵犯,并采取技术措施来堵塞漏洞。更重要的是,运营方应怀揣对消费者权益真正的敬畏态度,杜绝侥幸心理,以确保系统漏洞不会让消费者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