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市,“规范停车 力促振兴”行动正式启动。此次行动旨在引导和规范停车秩序,进一步发掘和优化停车资源利用。涵盖全市范围的行动将重点整治十个建成区(包括经开区)的停车问题。
行动的首要任务是对重点街路和区域进行整治。这些区域通常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和流畅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治理行动将针对机动车“起双排、堵路口、占通道”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整顿,并通过严格执法和宣传教育来引导驾驶人提升其文明交通意识。
除了整治行为,沈阳市还计划新建停车泊位。这将有助于增加停车资源供给,使得市民和访客能够更方便地停放车辆。这项举措将由市公安局负责,副局长孙明在介绍中提到了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情况。
当前,沈阳市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增长,但道路资源有限。因此,解决停车问题迫在眉睫。乱停车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秩序和安全,并引发了广大市民对于解决这一顽疾的强烈呼声。
市委、市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加强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的教育引导,凝聚全社会对停车管理的共识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他们决定开展“规范停车 力促振兴”沈阳市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通过此次行动,沈阳市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文明、规范的停车环境,有效解决停车难题,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出行体验。这一积极而有力的举措旨在实现城市停车秩序的长期改善,推动沈阳市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在沈阳市,启动了名为“规范停车 力促振兴”的行动,重点关注全市十个建成区,旨在实现“四个消除”和“三个增强”的目标。
首先,该行动着力消除道路内的停车乱象,包括起二排、堵路口、占通道、占绿地等问题。同时,也致力于消除占道经营、僵尸车、私设地锥地锁占用公共车位等不规范现象。此外,还将整治无序停车乱象,使群众对规范停车和文明停车的意识普遍增强,促使街道社区、沿街单位、商户等对门前和周边道路停车管理自治有更强的意识和监督能力。
此次行动将通过三个结合来全面推进停车秩序治理。首先是常态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意味着对乱停车问题要长期常态管理,发现问题即整治,解决拥堵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其次,在常态管理的基础上,针对存在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区域性乱点和难点,采取集中攻坚、靶向治理的方式进行整治。重点整治街路和部位包括主次干路、支路巷路、商圈、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校圈、医圈、居住区、公园景区、夜经济区等。
针对具体的停车违规行为,将采取“三净”行动,即管净、清净、拆净。严重违法停车将依法严格管理,轻微违法停车则坚持柔性执法,注重教育提示。同时,强调专业执法管理与全民共治相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停车管理,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大格局。在十个建成区、各街道和社区建立工作专班,制定相应的停车治理策略,并通过进小区、进单位、进商铺的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规范停车,并充分挖掘和优化停车资源,共同打造规范、有序、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建设美好、和谐、幸福的城市家园。
根据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莹介绍的情况,沈阳市自然资源局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停车增量建设、存量挖潜、标准修订以及创新土地供给模式。他们致力于打造“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上停车为补充”的社会停车格局,为沈阳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首先,在停车增量建设方面,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已完成核心区公共停车场一期选址和土地供应前期工作。针对和平长白、沈河泉园、铁西滑翔、浑南长青等需求较大的热点区域,结合土地条件,他们正在挖掘各类空间资源,采用地面、地下、立体等多种方式推进停车场建设。预计将利用21公顷的土地面积新增1万个公共泊位。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在热点区域和地铁站周边寻找停车场选址的机会。
其次,他们注重挖掘存量资源。通过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空间,他们建设了临时停车场,以服务周边居民。在沈阳市自然资源局负责的闲置储备地块中,他们选取了18宗地块,总计建成了3500多个停车泊位。这些地块位于和平太原街、沈河滨河路、皇姑宁山路、大东珠林路等地区,有效缓解了老城区百姓面临的停车难问题。
第三,他们努力完善停车配建标准。针对三甲医院、中小学等公共设施停车难问题,他们已开始进行建筑工程停车配建标准的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了部门意见征询、人大代表调研等基础工作,下一步将按照报审程序发布并实施相关标准。
最后,他们不断创新土地供给模式。制定了《关于明确“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审批模式”的通知(试行)》,明确了利用“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申请规划许可手续的办理模式,并通过简化办理程序的措施,如一次告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专人专办和绿色通道等,确保政策能够有效实施并取得实效。
根据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振文的介绍,沈阳市在停车扩容供给、鼓励政策制定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工作举措。
首先,在停车泊位扩容供给方面,沈阳市通过新建、盘活、挖潜和共享等措施,今年累计增加了10.9万个停车泊位。其中,公共停车泊位新增2.3万个,开发项目配建泊位新增8.6万个。他们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限时开放工作,增加了4818个开放泊位,并在停车场设置了指引标识并接入“好停车”场景平台。此外,他们还建成了53处闲置地块临时停车场,新增10733个泊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另外,他们推进了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工程建设,预计将新增340个公交车泊位和4559个小汽车泊位。同时,核心区公共停车场一期专项债项目已获得批复,启动施工招标工作。
其次,在停车鼓励政策制定方面,沈阳市出台了多项政策。他们创新土地供给形式,出台了关于明确“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审批模式”的通知。同时,他们修编了停车泊位配建标准,重点优化了医院、学校、办公和工业等公共建筑的配建标准。市政府还发布了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暂行办法,鼓励立体停车设施的建设。此外,他们还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专有停车场对外开放鼓励办法,鼓励夜间错时共享。
第三,在停车信息化建设方面,沈阳市建成了“好停车”场景平台,并与腾讯、高德等互联网地图进行数据共享。通过该平台和其他手机客户端,市民可以查询停车场位置、实时剩余泊位数量,并进行导航及预约等服务。
另外,沈阳市还积极推进动态交通与居住环境改善工作。他们实施街路更新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管网改造以及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等项目,以提升城市街路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这些工作举措旨在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车体系,提升居民和市民的出行体验,并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这成为困扰人民群众的急切需求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人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树屹带领市国动办(市人防办)积极行动,发挥人防力量,在今年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首先,市人防办加大了政策宣传的力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并通过审批窗口、执法监督、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发放,向市民宣传“缓解停车难、人防做贡献”的主题。同时,赵树屹主任组织市、区两级国动系统深入企业,宣讲《市人防办关于人防工程助力解决停车矛盾的指导意见》(沈人防发﹝2022﹞11号),特别是降低了人防工程使用费收费标准,鼓励更多闲置的人防工程得到有效利用,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的停车位,改善百姓的停车需求,缓解停车矛盾。
其次,强调了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他认识到缓解停车矛盾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市、区两级国动部门集中力量,成立专班推动工作,灵活施策,采取多种措施。针对在用工程、自用工程、闲置时间段工程、验收后手续待办工程、暂缓工程和新增验收工程等六个方面,全力盘活人防停车场资源。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成功盘活了47项人防工程,总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提供了7499个泊位。通过新增人防使用费541.9万元和减免人防使用费440.5万元,有效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第三,应当注重政策落地,努力扩大人防车位的增量。鉴于人防停车泊位的特殊性,他强调市、区两级国动部门之间的协作,并建立了定期调度和及时反馈的机制。他们与街道办事处和交警部门紧密配合,通过现场指导和企业宣传等方式,积极推广“五步工作法”和优惠政策,确保人防停车泊位得到充分利用,将政策落实到实处。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袁斌介绍了市城管执法局在缓解停车矛盾方面的工作。他们通过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和强化路长制管理等方式,助力缓解停车问题,打造规范有序的静态交通环境。
在综合治理方面,他们采用AI智能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比对技术,创新柔性执法模式,针对非严管示范街路的机动车占道经营行为进行整治,并建立违规相对人信息数据库。对于初次发现的违规行为,采取提示提醒和柔性执法方式进行劝离。同时,开展专项行动清理擅自设置的地桩地锁等障碍物,配合交警拖移废弃汽车,并与公安交管部门合作治理违法停车行为。
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包括加强宣传劝导,实行柔性执法,并通过延时执法错时执法、交警城管联勤联动等措施,持续整治违规经营行为和违规设置的障碍物,释放停车资源。同时,拓展参与渠道,利用“沈阳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让市民举报违法停车问题,实现全民共治。
在强化路长制管理方面,划分核心、重点、一般三类网格,由素质高、责任意识强的优秀骨干担任路长,组建多部门的路队进行实名制管理,并建立巡街机制,做到问题发现到处置的闭环工作。
最后,呼吁广大市民和机动车驾驶员共同行动起来,遵守规范停车,不占用公共资源,维护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沈阳市公安局召开了一场关于停车秩序治理的发布会,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首先,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明表示今年3月份发布的“六不罚、五便利”管理举措将一以贯之地执行。在本次停车秩序治理行动中,公安交警部门将重点打击横七竖八的违法停车行为,如堵塞路口、消防通道和骑压边石等行为,同时解决“僵尸车”和乱占车位等突出问题。该行动旨在通过宣传、提示和管理提升全社会的停车规范和交通安全意识。
就停车场建设方面,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莹介绍说,已完成了一期公共停车场选址工作,包括利用小微土储地块和公园广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并同步提升地面公园广场的建设水平。下一步,将根据停车普查结果和停车网格供需分布特征,在停车供需紧张的热点地区和地铁站周边等地灵活利用地下空间、闲置地块和市政设施等资源,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公共停车场选址工作。
在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方面,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振文表示将通过增量建设和存量盘活并举不断扩容停车供给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复合式立体停车楼项目的建设进度,推进闲置地块临时停车场建设,完善核心区公共停车场项目,并试点推进商业办公区和居住区停车泊位夜间错时共享等工作。
另外,降低人防工程使用费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市人防办的指导意见,下浮人防工程使用费的收费标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更多闲置的人防工程被有效利用,为市民提供更多停车位,改善停车需求,缓解停车矛盾。目前已经盘活了47个人防工程,提供了7499个泊位,并减免了440.5万元的人防使用费。
最后,在违法停车治理方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袁斌表示将强化“路长制”管理,着重处理违法停车问题。这将包括配齐路队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进行信息交流和处置违法停车问题。同时,加强考核通报,对各地区的“路长制”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定期通报突出问题。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还将组织第三方进行违法停车问题的暗访检查。
沈阳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利用“路长制”作用,全力推进违法停车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