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老城区新增便民停车位破解“一位难求”困局

日期:2025-04-02 标签: 便民停车 车位 浏览数: 10次

      近日,仁怀市中枢街道葡萄井社区新增的三处临时停车场成为当地居民热议话题。据走访发现,这处毗邻盛圆商埠、供销社等商业区域的停车场,自2024年初投入使用以来,日均周转车辆超300台次,为周边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了切实便利。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老城区停车资源紧张已成为普遍难题。葡萄井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雪飞介绍,辖区内有多个建成20年以上的住宅区,原本规划的停车位早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节假日高峰期,部分车主为寻找车位要绕行数公里,既影响通行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


仁怀老城区新增便民停车位破解“一位难求”困局


      为解决这一民生痛点,该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辖区闲置土地展开系统摸排。经多方论证,最终选定三处产权清晰的集体建设用地,改建成配备智能识别系统的临时停车场。建设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商户112家,收集居民建议47条,针对照明设施、排水系统等细节进行专项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该停车项目采取“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收费标准设定为日间3元/小时、夜间1元/小时,显著低于周边商业停车场价格。为保障长效运营,社区与第三方专业公司签订管理协议,明确30%收益用于设施维护,剩余部分投入社区公共事务。数据显示,运营半年来已累计产生收益92万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改造老旧小区消防设施、加装电梯等民生工程。


仁怀老城区新增便民停车位破解“一位难求”困局


      在资源共享方面,社区党总支牵头建立区域停车联盟,协调3个新建住宅小区在非高峰时段对外开放地下车位。这种错峰共享机制使车位利用率提升40%,有效盘活了存量资源。目前,已有周边5个社区前来考察学习该管理模式。

      对于未来规划,社区工作人员透露正在开发车位预约小程序,计划接入城市停车大数据平台。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伟认为,这种基层治理创新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整合零散资源破解民生难题的做法值得借鉴,但需注意建立科学的分账机制和监管体系,确保惠民举措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如何有效利用城市“边角料”空间正成为新的治理课题。葡萄井社区的实践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方式,能够在有限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质量的显著提升。下一步,该市住建部门表示将总结相关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差异化停车解决方案。

相关资讯

推荐案例